丁潔,安徽省青聯委員、蕪湖市青聯委員,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秘書長、蕪湖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蕪湖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理事。
編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五四”,是奮斗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斗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讓我們一起走近身邊各行各業的青年榜樣,細數他們負重蝶變的耀眼青春。
青聯榜樣說第45期
丁潔:投身公益的“江河衛士”
人物簡介:
丁潔,安徽省青聯委員、蕪湖市青聯委員,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秘書長、蕪湖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蕪湖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理事。
作為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秘書長,丁潔積極針對本地的環境問題及志愿者培養工作,設計出高校青年環保志愿者培養計劃、城市黑臭水體志愿者監督小分隊、青弋行者等等內容。帶領團隊不斷發現并解決環境問題;在社區及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等宣教工作。
——守護青弋江,建立“青弋江河流圖書館”
青弋江是皖南最大的長江支流,流跨十一個縣市,有非常重要的生態環境價值和保護的意義。2012年,丁潔帶領團隊發起了對青弋江的保護項目——“青弋行者”計劃,組織一批青弋行者對300多公里青弋江全流域的環境現狀進行調研,對發現的污染進行取樣檢測,并配合相關的執法部門推動污染整改。到今天,“青弋行者”已經舉辦了9屆,培養了一批年輕的青弋江守護者,同時衍生出“青弋江步道體驗”、“青弋江生態假期”、“青弋江保護月”等行動,目前已帶領近3000人直接參與,獲得了很多青弋江相關的歷史、文化、環境等珍貴資料。
同時圍繞青弋江自然環境、人文歷史、及生物多樣性等,建立了線上的河流資料數據庫,并將調研收集到相關材料,整理上傳,為母親河建一個全面、生動的電子圖書館——“青弋江河流圖書館”。
——守護八百里皖江,推動超過700次污染事實的有效整改
從青弋江到皖江,丁潔及協會逐步著眼安徽地域內的環境問題。2015年,開始全面關注長江安徽段五座城市的工業污染,在這個過程中也意識到,除了政府力量的主導,每個沿江城市還應該有社會力量的參與。2017年,丁潔聯合安徽長江沿岸城市的社會組織和志愿團體,建立一支長江安徽段水環境保護團隊,發起“八百里皖江守護計劃”,并通過騰訊公益平臺發起“尋找6萬人守護安徽”的項目,形成覆蓋到長江安徽段各城市的監督力量。五年來,已對1000多個沿江污染點位進行長期的監督調研,開展了近百次的污染場地實地調研,推動了超過700次污染事實的有效整改。
青弋江河流和長江安徽段水環境保護工作,也逐漸獲得了相關政府部門、公益從業者、媒體等主體的認可和支持,“青弋江河流圖書館項目”獲得安徽首屆十大民間公益項目及第十屆安徽省青年志愿者優秀項目;協會也獲得公益行業內比較重要的環保獎項——第七屆SEE生態獎。
——在榮譽中砥礪前行
丁潔于2011年社會工作本科畢業,在校期間作為社區志愿者積極參與社區青少年及老年人服務等志愿工作中。2011年7月正式加入環保公益組織,全職從事環境保護的公益行動。2012年至2014年期間,因開展蕪湖本地河流青弋江的保護工作,得到過安徽網、新安晚報、大江晚報、安徽省環保廳、安徽省電臺等多處報道。2013年12月正式擔任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秘書長,負責協會公益環保類的志愿服務工作,2014年5月獲得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和新安晚報共同評選的“江河衛士”稱號,同時得到了安徽省環保廳宣講處關于《江河衛士丁潔,建一座河流圖書館致敬青春》的文章報道,2017年10月榮獲安徽第二屆民間十大公益慈善人物獎。
取得這些成果的過程并不容易,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最大的困難是社會組織專業化、組織化發展困境。在組織發展的過程中,公益資金主要來源于基金會、政府采購和個人捐贈,目前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蕪湖最專業的環境保護公益組織,到現在全職工作人員8名,兼職3名,穩定的會員人數80人左右,平均年齡35歲。
本期采編:宣城廣電新媒體
媒體支持單位:
中國青年報、新華網安徽頻道、人民數字安徽、安徽青年報、安青網、中國網韻動安徽、安徽生活網、安徽校媒聯盟、安徽新媒體集團、萬家熱線、合肥論壇、合肥日報、合肥市廣播電視臺、合肥點聚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淮北日報、宿州電視臺、滁州市廣播電視臺、六安交通音樂廣播、宣城市廣播電視臺、安徽啟蒙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皖江論壇、黃山市民網絡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安徽皖云傳媒、中國公益新聞網、公益中國網、六安城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