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全省中小學及幼兒園開學。新學期,新氣象。“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抗疫英雄...
9月1日,全省中小學及幼兒園開學。新學期,新氣象。“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抗疫英雄,北斗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等登上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的《開學第一課》講臺,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不僅首次在北京市、湖北省武漢市同時設置電視課堂,還通過疫情回望,帶著中小學生回顧戰疫,仰望北斗,感悟“少年強,中國強”,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讓學生成長從“開學第一課”開始。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這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中,把方艙醫院變成了備戰高考臨時課堂的武漢市第39中學高三畢業生付巧、受榜樣感染報考北京大學醫學部的湖北省黃岡市高考生王睿、身患絕癥依然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張定宇、年過八旬依舊同病毒戰斗到底的鐘南山……他們依次出鏡,講述那段艱苦卓絕的戰“疫”故事,在他們的分享中,大家感受到了愛國主義的力量、頑強拼搏的精神,字字鏗鏘,句句動容,在不知不覺中,引領學生樹立起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的理想。
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出發。這一課是獻給廣大學生、家長與教師的“收心”禮,也是一份厚重的成長禮。站在新學期的起點,從“開學第一課”中感悟初心,牢記為了什么而出發:努力讀書是使命、是為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生活得更加美好。
成長,從“開學第一課”開始。(小不)